1.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编写的。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昆体良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故本题选D。
2.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教育观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福禄贝尔
C.陶行知
D.陈鹤琴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杜威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3.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
A.杨贤江
B.蔡元培
C.李大钊
D.王道俊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1930,中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教育原理、理论联系中国实际的著作。
4.最早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的哲学家是( )。
A.夸美纽斯
B.康德
C.赫尔巴特
D.卢梭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最早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的哲学家是康德。
5.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 )。
A.教育目的
B.政治经济制度
C.科技结构
D.生产力水平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和人才规格的变化;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生产力水平。
6.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
A.校训
B.班风
C.校风
D.校存
正确答案:C
【图图解析】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
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发展阶段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的发展水平影响下一阶段发展方向的选择。
8.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的是()。
A.外铄论
B.内发论
C.环境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9.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正确答案:C
【图图解析】孟子(性善论)、弗罗伊德(泛性论)、威尔逊(基因复制)格塞尔(成熟),是内发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10.“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身心发展顺序: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1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环境
B.遗传
C.成熟
D.个体实践活动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题干中所述思想反映了环境这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12.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狼孩的故事说明了遗传素质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故本题选B。
13.“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其体现了社会本文论的教育观。因此,答案选B。
14.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正确答案:C
【图图解析】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又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
15.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涂尔干
B.卢梭
C.赞可夫
D.福禄贝尔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梁启超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16.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政治本位价值取向
正确答案:C
【图图解析】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17.我国近代颁布但并未实施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1902年壬寅学制——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但是未实施。
18.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是( )。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中间型学制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美国的现代学制最初也是双轨制,但美国历史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此,学术性的一轨没有充分发展,群众性的新学校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开创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而中学直至升入大学。
19.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 )。
A.教育实体
B.学校
C.学校教育系统
D.终身教育
正确答案:C
【图图解析】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20.我国哪一部法律对未成年学生应尽的义务作了明确规定( )
A.《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宪法》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2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劳动和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的表率,是引导和规范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手段。
22.教师或学校不得以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因为学生有( )。
A.身心健康权
B.隐私权
C.人格尊严权
D.人身自由权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人身自由权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自由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如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23.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 )。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正确答案:C
【图图解析】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如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变相体罚或其他有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24.学校不得合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正确答案:C
【图图解析】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题干中描述的是学生的身心健康权,因此,答案选C。
25.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的关系。
A.授受
B.民主平等
C.相互促进
D.依附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26.学校组织的艺术团队活动是属于(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工具型课程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拓展型课程是指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它方面的学习。学校组织的艺术团队活动是拓展型课程。因此,答案选B。
27.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
A.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学科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28.一节好课最根本的标准是( )。
A.目的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恰当
D.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一节好课最根本的标准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因此,答案选D。
29.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家的教学过程,在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中提出一个“统觉”概念即教学是新、旧知识相统和的过程。故本题选择B。
30.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心理准备、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效果等,居于中心环节的是领会知识。故本题选择B。
31.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都是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正确答案:C
【图图解析】赫尔巴特提出的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即提高学生的思想。答案选C.
32.帕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
B.设计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正确答案:C
【图图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出现了许多否定班级上课、倡导学生独立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道尔顿制”便是其中之一。它是由美国道尔顿城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试行的。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接受教师考查,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33.《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正确答案:C
【图图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只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故本题选C。
34.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故本题选B。
35.“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这主要说明教学中要注意( )。
A.传授科学知识
B.反复练习巩固
C.发展智力、能力
D.加强“双基”教学
正确答案:C
【图图解析】“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智能,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故本题选C。
36.反映了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的测验是( )。
A.学能测验
B.成就测验
C.常模参照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正确答案:C
【图图解析】反映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的测验是常模参照测验。一种以经典测验理论为基础的测量,主要目的在于把被试同常模比较,从而判断被试在所属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早期的教育测验和大部分智力测验基本上就是常模参照测验。
37.某学校采用性格量表来测量学生,分别在一年的3月、8月、12月测量,其结果基本相当,测验结果如此相同,说明其( )
A.信度高
B.效度高
C.区分度高
D.平衡度高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按照题干中的表达指的是不同时期测试的结果相对一致,故本题选择A。
38.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作出的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它是通过练习或实践形成的。道德行为包括一般的行为和经多次练习所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39.我们经常所说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 )。
A.一致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40.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政治课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活动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各科教材中都包含有丰富的教育内容,只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在传授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社会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良好品德。
41.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创立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认知行为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在德育上,该模式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既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也能主动地解释并作用于情境。该理论主张用替代性学习概念,建立了观察学习的理论体系来说明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和对行为体系的建构。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42.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荀子说:“(在学习中)听说比不听好,见到比听说好,故本题选D。
43.参观新型玻璃时,为了丰富学生对玻璃的认识,张老师带领学生去玻璃厂观看玻璃的生产流程,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法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参观法是教师紧密配合教学,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而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方法。故本题选B。
A.道德认知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正确答案:C
【图图解析】心潮澎湃,精神振奋,这属于情感范畴,和爱国主义相关,故为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A:道德认知,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B: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D: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作出的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
4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
正确答案:C
【图图解析】本题考核对德育方法的识记与理解。榜样示范教育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本题内容出自《论语?子路》,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孔子的话中“身正”即是树立了榜样,有了榜样才会起到示范作用,才会去“行”,属于榜样示范教育。因此C项正确。
46.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指导实践法
D.陶冶教育法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方法,德育中品德评价的主要形式有属于肯定性评定的表扬、奖励和属于否定性评定的批评、惩罚。题干中的表述很明显属于肯定性的品德评价,教师想通过这样的表扬,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加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唤起他们积极向上的内在力量。
47.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了解学生了才会有针对性的关怀。
48..新课程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B.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C.倡导建构的学习
D.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新课程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49.心理学通常把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气质,三是( )。
A.性格
B.动机
C.兴趣
D.意志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
5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 )。
A..脑的机能
B.对客观认识的反映
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D.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的本质。这句话说明对于同一个客观现象,每个人的主观认识是不一样的,体现了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51.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 )。
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的反应
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
C.望梅止渴
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师上课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反射。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所以不存在反射行为。
52.在实验中,让你戴上耳机,然后开始由小到大地调节音量,你会从一开始听不见,到开始逐渐能听见。在你刚刚能够听得见时的音量,在心理学中被称为( )。
A.绝对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受阈限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觉规律。首先明确,感觉阈限指的是刺激量的大小,感受性指的是能力的强弱。绝对感觉阈限指的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题干中刚刚能够听到音量就是刚刚能够引起听觉的最小刺激量。因此选B。D项差别感觉阈限指的是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这两组概念容易混淆,考生要注意辨别。
53.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种“有色听觉”是( )。
A.联觉
B.后像
C.感觉适应
D.感觉对比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听名曲是一种听觉旋律,但这种听觉旋律兼有另外一种视觉的感觉。因此选A。
54.王老师上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台上啄玻璃,同学们都把视线转向它。这属于(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前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分类。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一般由外界刺激物引起。因此选A。本题干扰项是D项,考生一定要明确,随意注意一定的个体主动的付出努力的注意。
55.人们看电影时,把相继呈现的画面看成运动的。这表明了( )的存在。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工作记忆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的分类。瞬时记忆是指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视觉后像就属于瞬时记忆。我们能够把荧幕上一幅幅静止的图片看成是连续运动的,这就是由于瞬时记忆存在的结果。
56.—个实际身高为180厘米的人,距离观察者分别为3米、5米、15米时,观察者都会觉得这个人的大小是不变的。这是由于知觉具有(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57.张山想背诵一篇英文作文,读12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读( )
遍。
A.4
B.6
C.8
D.9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过度学习。过度学习达到50%时记忆效果最好。
58.黑人的牙齿总给人以特别洁白的感觉,这与“月明星稀”给人的印象一样,都属于感觉的( )。
A.补偿
B.适应
C.同时对比
D.继时对比
正确答案:C
【图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现象。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继时对比。
59.背课文时,我们必须不断提醒自己,集中注意每句的意思、句子的衔接,反复试背,这种注意属于(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有意注意指的是需要努力,需要意志努力的。比如背课文。
60.钢笔这个概念必须同时具有两个属性,即“以金属做笔身”和“书写工具”。这个概念属于( )。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合取概念
D.具体概念
正确答案:C
【图图解析】这两个属性缺一不可,即为合取概念。
61.章山同学高考失利后,长期陷于一种消沉的状态中不能自拔。影响章山的情绪是( )。
A.激情
B.应激
C.热情
D.心境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分类。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章山由于高考失利这件事情,影响了整个心理状态,这种情绪就是心境。
62.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国家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一个人因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而感到不适时,试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不适感,称为补偿作用。学生在成绩上得不到满足,就来炫耀自己的父亲。
63.针对学生做事“虎头蛇尾”的情况,需要有意识加强培养其意志品质的(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坚持是对行动目的的坚持。
64.对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较少依赖,取决于个人的禀赋的,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是()。
A.晶体智力
B.流体智力
C.创造智力
D.操作智力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而晶体智力则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65.一般能力的核心是( )。
A.创造力
B.思维力
C.记忆力
D.想象力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66.有些平时很勤劳的学生在大扫除时懒懒散散,不爱干活,这种现象是( )
A.社会助长
B.社会堕化
C.侵犯行为
D.社会干扰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略
67.很多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习惯于“三七二十一”这一记忆顺序,如果问他们“几乘以三等于二十一”,很多人都反应不过来。这是一种( )现象的消极作用的表现。
A.发散思维
B.定势
C.逻辑思维
D.启发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定势就是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68.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
69.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能处在下列哪个阶段( )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感受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感觉自己能够完全生存时,他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成绩,从而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好每一堂课上。
70.将教学目标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布鲁姆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从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其中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
71.世界上最早的智力量表是( ),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比纳一西蒙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C.比纳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1905年由比纳和西蒙编制的比纳——西蒙量表。
72.当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幅合型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场独立型是指很容易将一个知觉目标从他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场独立型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与数学,能够独立思考和学习,不易受到暗示。
73.一个儿童能够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是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
A.前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前运算阶段(2~6、7岁)。此时儿童的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成为表象。随着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儿童可以用表象符号代替事物,用表象和语言描述事物。但此时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突出,即考虑一切事情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为中心,总是从一个角度来观察事物,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他们还不能从事物的变化中掌握事物概念的守恒性和可逆性。故本题选A。
74.有很多留学生刚来中国学习汉语,会把“银行”错认为“很行”,这其中体现的心理学现象是( )
A.刺激的分化
B.刺激的泛化
C.条件反射
D.记忆术策略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单独呈现条件刺激能引起的反射则叫作条件反射。本题中,“银”与“很”是相似的刺激,留学生把“银”与“很”都认作“很”,是一种刺激的泛化现象,故本题选B。
75.小明生病总是不爱喝药,为此爸爸说如果小明按时喝药周末就带他去游乐场,爸爸的方法可以用行为主义的( )观点来加以解释。
A.正强化
B.负强化
C.给予惩罚
D.消迟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略。
76.一个徒步登山者费尽千辛万苦,每一步都走在生死边缘,过程艰苦的有时候会让他想要放弃。然而当他登上山峰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战栗、欣喜、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马斯洛将这种感受称为“高峰体验”,这时人的( )得到满足。
A.安全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自我实现者通常都是经验过强烈的神秘体验,一种狂喜、惊奇、敬畏以及失去时空的情绪体验,马斯洛称之为高峰体验。这种体验并不是自我实现者所独有的,所有人都有享受高峰体验的潜能,但是只有自我实现者才能经历更高频率、强度更大的、更充分的高峰体验。故本题选D。
77.王雷认为只要上课听讲,课后做好作业就能取得好成绩,他属于班杜拉学习期待中的( )
A.效果期待
B.过程期待
C.行为期待
D.结果期待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任务的未来行为的出现是由于人认识到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产生了对下一步强化的期待,这种期待是对结果的期待,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78.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面向( )
A.全体学生
B.问题行为学生
C.差生
D.后进生
正确答案:A
【图图解析】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79.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这种方法属于( )
A.系统脱敏法
B.全身松弛训练
C.肯定训练
D.行为塑造法
正确答案:B
【图图解析】全身松弛训练也称松弛训练,指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全身松弛法有不同的操作方式,紧张—松弛对照训练是最常见的一种。
8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51年
B.1958年
C.1985年
D.1986年
正确答案:D
【图图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答题成功!!!
想看解析及分数排名的,请先注册哦
姓名: | ||
手机号: | ||
验证码: | ||